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探芳信·暖风定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丙申岁,吴灯市盛常年。余借宅幽坊,一时名胜遇合,置杯酒,接殷勤之欢,甚盛事也。分镜字韵。

暖风定。正卖花吟春,去年曾听。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斗窗香暖悭留客,街鼓还催暝。调雏莺、试遣深杯,唤将愁醒。
灯市又重整。待醉勒游缰,缓穿斜径。暗忆芳盟,绡帕泪犹凝。吴宫十里吹笙路,桃李都羞靓。绣帘人、怕惹飞梅翳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宋端平三年(1236年),吴地的灯市比往年更加热闹。我借住在一条偏僻小巷的宅子里,一时间社会名流汇集,大家一起宴饮赋诗取乐,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正是一大盛事啊。我作词时分到镜字韵。

春风和煦,暖意融融。街头巷尾,又响起了卖花人的吆喝声,就像去年春天听到的那样。我亲手在井边清洗幽兰,用银瓶从井中提水。香气四溢的斗窗前,客人流连忘返,但街鼓的催促声却告诉我们夜幕已降临。我试着用美酒唤醒心中的愁绪,就像逗弄幼莺一样,让深杯中的酒驱散忧愁。
节前街上的灯市又重新开张,我准备醉意朦胧地骑着马,悠闲地穿过曲折的小径。我暗暗回忆起与佳人的约定,绡帕上似乎还残留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开篇“暖风定。正卖花吟春,去年曾听”二韵,点出节令是新春。“暖风定”,这里的暖风,就含暖雨晴风之意,下文化用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意说:正是卖花歌唱春天的节气。暖雨晴风、滋润春花,但“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作者这里的“去年曾听”四字,感慨万分,这卖花人的叫卖声,是那样谙熟,引起作者浮想联翩。

  “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一韵,承上卖花,言用银瓶从井中打水迅速洗洁兰花。作者借宅幽坊,是苏州名胜,故用金井。

  “斗窗香暖悭留客,街鼓还催暝”一韵,表达留客的盛情。词题中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吴文英寓居苏州十二年,游幕于苏州转运使署,为提举常平仓司的门客,熟稔苏州地方风俗,仓台衙门是一个冷僻清闲的机构,公务不多,幕僚也多空闲,给吴文英等结社分题提供了机会。该词记述的就是吴文英在苏州度灯节所感。词序中的“丙申”,即宋端平三年(1236年),当时吴文英三十七岁。

参考资料:完善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下).北京.中国书店.2007.681-685
2、 高峰.江苏词文化史论.江苏.凤凰出版社.2011.12.68
3、 郭锋.南宋江湖词派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04.10.265

简析

  《探芳信·暖风定》的上片,主要写灯市之日,“置杯酒,接殷动之欢”的盛事以及客去席散的愁怀。词的下片,主要追忆心中的恋人。这首词,虽然词题写“吴灯市盛常年”以及在幽坊名胜之地置酒款待朋友的盛事,但词中并未就这两点盛事重点描述,作者笔墨主要用来写愁绪、写记忆中的美人,仍是一首怀人之作。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15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王安国〔宋代〕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苏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秦观〔宋代〕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化龙蛇 一作:舞龙蛇)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